伟德体育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

图片

图片

志于道 游于艺

媒体视界

媒体视界

重庆晨报:《父亲》,回家了!

日期:2015-06-19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浏览量:

《父亲》,回家了!

  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 报道

  这可能是重庆有史以来最出名的一位“父亲”,你可能在美术课本或者图片中看到过他……时隔35年,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他”终于回家了。

  今日下午2点,《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重庆》展将在重庆美术馆正式对观众开放,著名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的代表性作品《父亲》(如右图),在重庆创作完成35年后,首次回到家乡重庆。

  《父亲》35年首次回家

  本次展览的所有作品都是中国美术馆的重要藏品。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介绍,展览分为两个部分,包括“西部主题美术作品”和“历史的回响——中国美术馆馆藏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展出的作品数量达到了120余件,形式则囊括国画、油画、雕塑等。“这是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西部巡展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重庆,是因为它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创作的重镇。”谢小凡说,“展览的作品都是中国美术馆的收藏精品,例如罗中立的《父亲》就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以往很少借展。”

  备受重庆观众关注的,当然是罗中立的作品《父亲》。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凌承纬说,当年他全程见证了罗中立创作《父亲》的过程。“罗中立是1980年完成《父亲》创作的,当年10月份就送到了成都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展览结束后就送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美展,之后这件作品就再也没有回过重庆了。”凌承纬介绍:“所以说,这是《父亲》35年来,第一次回到家乡,《父亲》终于回家了。”

  重庆晨报记者昨日提前来到重庆美术馆,馆里正在进行开展前的最后准备。除了罗中立的《父亲》,毕业于川美的著名艺术家何多苓的成名作《春风已经苏醒》,张大千的《松荫观瀑》、傅抱石的《黄河清》、吴冠中的《巴山春雪》等作品都已布展完毕。重庆美术馆副馆长邓建强告诉记者,“本次展览可以说是重庆美术馆开馆以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

  参观每天限票5000张

  因为本次展览的作品太过珍贵,美术馆方面也特别增加了安保措施。“在美术馆原有的安保基础上,我们增加了更多的视频监控、红外线监测,并增加了40名安保力量,24小时值守。”邓建强介绍,同时为了保证作品的安全,也为了给观众一个最合适的参观环境,重庆美术馆将首次实行凭票免费进馆观看,而每天将限票5000张。

  届时重庆美术馆将在美术馆门口的广场上设立至少三个门票兑换点,观众们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换取门票,每一个证件只能兑换一张门票,然后排队依次进馆参观。而每一天可以兑换的门票数量为5000张。重庆美术馆还特别提醒,本次展览将持续40天,建议观众们错峰观展。

  晨报征集你心目中的父亲形象

  后天就是父亲节,重庆晨报也联合重庆美术馆特别发起“我心目中的父亲创作活动”。不论你是否学过绘画,不论你现在是小朋友或者成年人,你都可以拿起画笔,画下你心目中父亲的形象。作品材质不限、风格不限,只要是你对父亲最真实的感受,都可以给我们投稿。画好作品后进行扫描或者拍照,把图片发到邮箱536264754@qq.com,并留下你的详细联系方式。

  我们将邀请艺术家和批评家进行评选,最终入围的三名读者,不仅你们的作品会出现在重庆晨报上,还将受邀参加画展的开幕式,第一时间看到《父亲》的原作。

  独家揭秘>

  《父亲》回家路费30万

  如此珍贵的作品,是怎么到重庆的?是坐飞机?坐车?其实《父亲》是坐着特种卡车,花两天时间奔袭1800公里,从北京回到重庆的。重庆晨报记者独家为你揭秘《父亲》回家之路。

  车辆保证恒温恒湿

  时间回到6月14日下午,16:20,三辆巨大的卡车从临江路缓缓驶来,停在了解放碑国泰艺术广场。三辆卡车前后分别都是警用卡车,中间是一辆白色的大鼻子美式拖头卡车。车刚一停定,车上下来了几位身穿黑色短裤、黑色短袖的安保人员。从中国美术馆来重庆参展的120余件作品,就分别在这三辆卡车上,其中就包括了《父亲》。

  “这三辆车都是经过改装的,专门用来运输艺术品,特别是中间的那辆美国进口大卡车,是用来运输超大尺寸的艺术品。”专门为中国美术馆运输作品的负责人蒋凤岐介绍说,“车辆厢体的内部经过特殊改造,能够保证恒温、恒湿。”记者看到,这辆大货车是典型的美式卡车,不一样的地方是,车身一共有18个轮子,车身后的8个轮子,要比前面的轮子小很多。“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提升车厢内部的高度,这辆车内径高达3米,比普通的货车都高,特别适合运输大尺寸的作品。”蒋凤岐说:“车辆还加装了高档轿车才有的气垫减震设备,以保证运输途中作品的安全。”

  展厅经过特殊改造

  车厢门打开,所有的作品都被严密打包,用很宽的黑色绳索固定在车厢上。当搬运工人把一个个的大木箱,小心翼翼地搬运到展厅后,工作人员并没有立即开箱验收。“我们的作品在美术馆和车里,温度都保持在18到22度之间,湿度在50%至60%。”蒋凤岐说:“我们都知道重庆的湿度比较大,所以作品会在箱子里保存一个晚上,让作品慢慢适应一下重庆的环境,第二天再进行清点。”

  而开箱清点也特别的关键。中国美术馆和重庆美术馆会同时派出专人负责,双方共同确定作品的数量、质量,当发现作品画面有任何问题时,都将在清单上标识出来,并进行拍照记录。

  而为了迎接这批珍贵的作品,重庆美术馆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造。邓建强介绍,“因为我们展厅的层高太高,为了保证湿度,我们特别增加了40台除湿机,将美术馆内部的湿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而这批作品的运输和安保费用达到30万元人民币”。

  《父亲》回家历程

  1980年夏天罗中立《父亲》创作完成

  1980年10月《父亲》到成都参加四川青年美展

  1980年12月《父亲》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美展

  1981年4月《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5年6月14日35年后《父亲》首次回到重庆

  2015年6月15日《父亲》正式开箱

  2015年6月19日《父亲》正式在重庆公开展出

  (原标题:《父亲》,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