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

图片

图片

志于道 游于艺

媒体视界

媒体视界

中国高等教育:焦兴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高等美术教育“艺术+”人才模式探索

日期:2023-03-07 作者:焦兴涛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浏览量:

原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hWUZqhJB736hHo56QSMPw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高等美术教育“艺术+”人才模式探索


[摘 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高等美术教育要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要培养“艺术+文化自信”人才,推出礼赞时代、讴歌人民的美术工作者;要培养“艺术+科技创新”人才,构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知识体系;要培养“艺术+社会服务”人才,把创作与论文写在乡村田野、写在城市社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等美术教育;文化自信;“艺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高等美术教育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学科发展逻辑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角度去响应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国家战略,是所有高等美术院校都亟需回答的新问题。

建设一支什么样的人才队伍、培养一代什么样的新人,既是高等教育的要义,更是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国家战略落地落实的关键。新时代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才队伍建设与新人培养,必须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力,为科技发展提供思维想象力,为社会建设提供创新驱动力,推出大批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心、丰富想象力、充沛创造力的德艺双馨高素质艺术人才,并培养出一代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艺术新人。从传统的单纯着力推出、培养“艺术家”的目标到推出、培养“艺术+”人才、“艺术+文化自信”人才、“艺术+科技创新”人才与“艺术+社会服务”人才的深刻转变,是新时代高等美术教育面对时代之需作出的重大调整,将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充分的人才支撑。


新时代进程中的“艺术+文化自信”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将使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大为增强。文艺表征时代,引领时代风潮,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高等美术院校,要站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原动力、增进文化自信心的高度,推出、培养礼赞时代、讴歌人民的美术大师和美术工作者。

创作凝聚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的美术精品。一方面要在主动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更为积极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开辟中华文化的新气象、新境界;另一方面,要持续努力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进行形象化表述、视觉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新时代的高等美术院校,就是要致力于以美术的方式挖掘、呈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形成新时代美术创作的高峰、美术教育的高峰。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建党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主题雕塑等在新时代开展的重大美术创作活动,吸引和凝聚了我国当代美术界最具实力的老、中、青优秀艺术家,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自高等美术院校,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文化使命感和创作热情,以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在这些重大创作活动中,美术院校师生或形成合作团队、或以创作现场为教学现场,有力地促进了高等美术教育的变革与升级迭代。

与此同时,高等美术教育界以科技手段促进艺术创新和教育变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艺术国际互鉴交流,为育养“艺术+文化自信”的英才形成共振效应。2021年始,四川美术学院发起并举办“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季”,让不可移动的崖壁上的精美石刻,转变为了便于数字化传播、数字化展演的“美时美刻”。2022年,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纹以载道”创新设计展在英国剑桥大学展出,该展览是中央民族大学设计专业以“民族纹样”为特色的《图案》课程教学与研究成果,呈现出数字技术与民族艺术的融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上述围绕时代重大主题开展的艺术创作、育人化人的系列实践,为新时代美术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了精神原动力。


新知识体系中的“艺术+科技创新”

新一轮科技革命,塑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进程,对高等美术教育带来颠覆性影响。CG(计算机动画)、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三维可视化、体感识别、元宇宙、区块链、虚拟数字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为高等美术教育的应用场景创设了无限可能。高等美术教育既为科技应用提供了场景,同时也承担着培养“艺术+科技创新”人才的重任。

艺术与科技,是人类把握自然和社会的两种方式,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面对时代变革,在新的科技浪潮中积极适应、从容应对,建构艺科融合的新知识体系,已是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把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因注入科技的创新实验之中,以科技的手段促进艺术作品的创造与艺术整体的嬗变,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对高等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从事艺术创作需要更全面与综合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通过科学观念、技术手段来创造新样态的艺术,以激励人们向更加遥远的外部宇宙空间和更加深邃的人类自身秘密的真相迈进。另一方面,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在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生活舒适度的同时,相当程度上异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技术的关系,人们需要更强的整合能力、更高远的视野来面对技术持续塑造下的当下生活与未来世界。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了极为稀缺和最为重要的人才核心要素,而艺术正是拓展思维力、激发创造力最为有效的方式。近年来,高等美术院校积极推动艺术与科技的双向赋能,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艺术创造,以艺术的方式呈现新的科学观念、技术手段,在推动艺术革新的同时提升社会大众的科技素养,共同拥抱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以艺术手段推进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转化,以艺术服务生活,提升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智能设计等设计实践的能力,在推动整个现代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智能制造、智能创造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

世纪之交,在李政道先生和吴冠中先生的积极倡导和亲自主导下,清华大学发起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2017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举办“EAST—科技艺术季”“未·未来”等跨领域创新国际学术活动,广州美术学院成立了达芬奇创新学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艺术类院校双创人才培育模式。自2017年起,四川美术学院持续举办了“哲学·艺术·科学”高峰论坛,哲学、艺术、科学界的专家汇聚一堂,共话跨学科融合的现实必要性与未来可能性。

艺术与科技融合,培养面向未来的艺术人才,在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逐渐形成浪潮,方兴未艾。面对技术的迅速迭代,全国高等美术教育界同仁共同努力,建构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应对数字未来的能力和素养。


新发展需求下的“艺术+社会服务”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艺术服务城乡建设、服务高品质生活,高等美术教育界要把人才培养植根于中国大地,把创作与论文写在乡村、田野,写在城市、社区。

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如何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是高等美术院校需要承担的新课题。美术院校广泛开展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社会实验,寻找到艺术创作与社会服务的结合点,利用专业特长,为特色农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艺术力量。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带动城市资源注入乡村,成为乡村振兴持续的活力。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团队在西部乡村的改造设计中,强调改造要与振兴村落传统工艺和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努力相结合,通过新媒体传播手段,传播非遗文化,助力乡村美育。中国美术学院以乡土为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挖掘民族文化、非遗文化资源和转化利用,不断推动文旅文创特色发展;发起“乡村艺课”公益项目,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让美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服务乡村。四川美术学院立足西南山区乡村风貌与格局,在重庆北碚、璧山、酉阳、贵州羊蹬、四川遂宁等地建设艺术创新社会实验室,打造乡村艺术链,发起“羊蹬艺术合作社”“柳荫计划”,举办“大地艺术季”“乡村艺术集”“村社艺术节”等艺术节庆,持续举办“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为乡村塑形赋能铸魂。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坚持需求导向,将非遗研究从“书本上”转化到“大地上”,深入乡村,以“非遗+”提升乡村振兴的科技含量。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艺术,为城市增趣味、增韵味、增品味,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富”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设中,美术院校均可发挥专业之长,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增强贡献力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立足城市文化发展前沿,把握未来趋势,建立中国新型创新成长型设计学科与教育系统,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的社会需求。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以城市公共艺术参与地方重塑,推动公共艺术研究方法、批评话语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西安美术学院师生以社会性艺术打开社区问题,参与城市社区构建。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团队先后发起并举办了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国际光影艺术节等大型艺术活动,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与人文品质。

在艺术与社会的融合中,艺术更新了自身的内涵。以问题为导向,以参与为方法,以艺术为媒介,以建构为取向,发展出社会性艺术,并形成如下面貌。回应“千城一面”问题,以空间营造、壁画与墙绘、艺术文创等方式,发展场域艺术。场域艺术在城市更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正形成更为丰富的艺术面貌。回应城市社群“交往疏离”问题,以艺术节庆、艺术工坊、短视频拍摄等形式,发展“社群艺术”。社群艺术在乡村文化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着审美治理功能,成为破解城市社群陌生化、疏离化、失重化的柔性力量。回应日益严峻的“人与自然关系异化”问题,以社区花园、参与式艺术等方式,发展“生态艺术”。生态艺术,以创意方式,在垃圾分类、废品创意回收、有机农业、极简生活等方面,发挥更新生活方式,重塑人类价值观的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央美术学院的“社会设计在中国”,中国美术学院的“以乡土为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创新社会实验室”,清华大学的“乡村振兴工作站”,正汇聚成为推动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走出象牙塔,以社会为现场,以问题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磅礴力量,发挥越来越强大的引领、示范作用。

高等美术院校要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推动主体,要成为推动艺科融合、营造全社会创新创造氛围的参与主体,要成为艺术赋能城乡发展的建设主体。高等美术教育要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国家战略部署,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场景,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引,在新时代美术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艺术+”的特色优势,推动艺科融合,服务城乡发展,谱写艺术教育新篇章。

(原载2023年第5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