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学术
艺术人文学院举行艺术学博士生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6日 18:34   作者:王天祥、龙嫣然   来源:艺术人文学院    浏览:次

9月11日,作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学科建设牵头单位,艺术人文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学科建设与话语建构——2024届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生学术沙龙”。学术沙龙邀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召集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和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当代美术家》主编黄宗贤教授作为与谈嘉宾。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主持。

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姗姗、重庆美术馆副馆长唐德福,伟德体育_外围体育投注app-【体育娱乐】艺术学一年级博士生和美术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沙龙。学术沙龙以两位嘉宾问答式方式展开。黄宗贤教授抛出学术问题,彭锋教授逐一为师生们解惑,中间穿插热烈的讨论。

围绕主题,黄宗贤提出了九个问题:一是“艺术学”归类后,史、论、评三者之间如何构成互动关系?二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导师研究领域与学生研究兴趣之间的关系?三是从朱光潜先生所说“不通一艺莫谈艺”出发,如何看待创作与研究的关系?作为研究者又该如何处理两者关系?四是研究范式之于一个学者或研究生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五是如何避免当下的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中的固化思维,恢复中国古代文人谈论音乐、文学、绘画、诗歌时富有温度、灵性的感性色彩话语。六是伴随着世界艺术中心的不断漂移,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应如何实现当代性的转换?七是如何看待理论研究的全球视野与国际互鉴?八是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如何回应知识生成与教育改革的严峻挑战?九是如何确立富有川美特色的学科方位与人才培养体系?

彭锋教授用平实、鲜活而富有理论质感的语言,对以上学术问题予以了逐一回应。关于史、论、评关系。他认为,史、论、评被严格地区分,既是一种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有当代学界不断强化自我边界的原因。当今,学科的边界正在不断地被突破,研究者不应固步自封。关于导师研究领域与学生研究兴趣的关系。他认为是因校而异,因导师而异,他觉得如果寄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则导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溢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他认为传承性研究,可以从概念到概念;面向未来的创造性研究,需要深入现场,最好能自我实践。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当代性转换。他认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内在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其当代转化提供了理论资源。有部分的中国话语存有一种出口转内销的循环,可谓学术概念的一种“全球性旅行”。彭锋教授致力于用自身的实践,从中国传统话语中遴选“有生命力”的概念,予以国际化的阐释与转译。关于研究范式问题。彭锋教授希望大家拥有两个工具,一是理论工具,二是语言工具。学习语言,是学习不同的思维范式。博士生们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最简便的方法,读懂一个大师,学会像大师一样思考。用不同理论工具,解决不同问题,不要为了一种方法去做研究。关于学术表达。彭锋教授指出,可以通过学会一种叙事策略,把一个理论讲得引人入胜。有的话语表现得鲜活、生动,有的则表现得四平八稳、老生常谈,其都取决于表述方式和话语方式的不同。关于国际视野与文明互鉴。他认为,学者们的研究应该立足中国问题,但同时也应具有全球性的眼光。关于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彭锋教授回应道,人工智能时代,艺术的重要功能是保障人能够作为“人”活着,未来“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化的生存将变得十分重要。关于学科建设的院校特色与定位。彭锋教授认为,既要兼顾规范性、也要彰显地方性。地方性,也要具有普遍性的潜力与价值。

本次学术沙龙,以“与谈”方式,让思想自由流淌,师生们沉浸在思想的河流中,受到浸润和深刻启发。最后,彭锋教授以自身的学术历程为例寄语师生,“不相信天才、不相信灵感、只相信勤奋”,以此结束了活动。

(图:刘晓静)

关闭